三门峡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案参考目录
1、 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 提高发展的协同效益和综合效能,推动产业升级
3、 用好金融工具,提升资本运营能力
4、 强化规划引领,系统集成各类生产要素
5、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6、 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7、 深化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8、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9、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0、 加快建设独立设置的研究性本科教育
11、 推动各类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纵深推进“三大改造”
13、 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14、 加快打造“仰韶文化高地”,融入和服务中华文明探源
15、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阐释、活化,持续推动本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6、 滚动实施“文旅文创三年倍增计划”,打造黄河流域文旅文创融合示范区
17、 纵深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化“十百千万亿”工程
18、 扎实推进美丽崤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9、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20、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21、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改革,建设城乡一体化用地市场
2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效保护农民合理收益
23、 深化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开发政策
24、 加强风险监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5、 深化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26、 深化金融改革,持续提升地方金融运营水平
27、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
28、 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供给
29、 加快民生领域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更好参与民生建设
30、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31、 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发展全过程民主
32、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33、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34、 强化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发展
35、 深化“招大引强”战略,全面提高产业素质
36、 推动产业基础能力高度化、结构合理化、质量巩固化
37、 强化延链补链、集群发展、三产融合,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38、 探索多种招商方式,突出精准招商引资
39、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
40、 协同推进制度性开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优化升级,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41、 完善开放平台,加快推动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工作
42、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入国际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
43、 完善陆路、航空、陆海等综合运输传输通道,全力争取国家一类口岸
44、 加快公转铁,整合全市铁路运输市场,大力降低物流成本
45、 解决企业短贷长投问题,大力降低资金成本
46、 加强规划论证,大力降低能源成本
47、 整合社保、财政资金,大力降低创业成本
48、 强化规划引领,完善落实市、县、乡、村四级贯通衔接的国土空间规划
49、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50、 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创新城市投资运营模式
51、 推进新城区布局优化,老城区改造升级
52、 完善城市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53、 健全完善创新政策集成精准直达机制、问题反馈机制等,持续优化创新政策环境
54、 健全完善尽职免责、容错纠错制度机制
55、 推进全域矿山特别是沿黄露天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
56、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57、 细化防疫措施,扎实做好患者评估、转运和救治工作
58、 持续做大新信息产业,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
59、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
60、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设施改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1、 加快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62、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
63、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64、 深入实施“崤函英才计划”,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65、 健全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完善府院联动机制
66、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优化审判职权配置,深化诉讼制度机制改革
67、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68、 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西鞥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69、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事业
70、 完善能源产供储销网络,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71、 加快推进国家级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试点城市建设
72、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